腊八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

《礼记》称“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间逐渐固定以腊月八日为道教腊祭日,俗称腊八节,此日喝腊八粥的习俗,亦源于腊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所表达的终始交接、丰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

按古代民间的传统习俗,要在腊月初八腊八节这天早上喝腊八粥。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里面给大家讲了,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源于佛教的。当然,这只是来源之一。相传释迦摩尼苦修多年,有一天他发现苦修并不是解脱之道,在他打算放弃苦修,意识消沉的时候,刚好遇到了一位牧女,向他献上了用乳汁和酥油调制的粥,释迦摩尼喝了粥之后恢复了过来。后来,释迦摩尼在沉思之中得以“成道”,而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为了纪念此事,佛教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煮粥来供应释迦摩尼。被佛教称为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还有一段记载,比如,在《礼记》中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其实,也是在说腊八节的起源。这里说的“伊耆氏”是一个部落的名,大意是说,“伊耆氏”这个部落是最早过腊八节的,他们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在万物中搜索能够吃的东西,去打猎。然后,带回来做食物。

二、腊八节的习俗

1、祭祀

古代人们为什么要在腊月祭祀呢?是因为,腊月是年岁之终。并且,古代是农耕社会,主要的工作就是劳动生产,到了腊八正好是农闲的时候,人们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出去打猎用来补充食物,弥补粮食的不足。并且,把打回来的野兽用来祭祀,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当然,用我们现代的认知来看,完全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古代人们的认知有限,用这种方式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喝腊八粥

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去腊八这天寺院会煮粥来分给穷人吃,被称为“佛粥”。

腊八粥在民间也被称为“七宝五味粥”。并且,我国喝腊八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宋代的时候,腊八这天会做腊八粥来祭祀祖先和食用。

3、腊八蒜

腊八节这天除了喝腊八粥以外,有些地方还会用醋泡腊八蒜。并且,一些北方地区会用饺子粘泡过蒜的醋,非常美味。

4、腊八冰

腊八节的前一天,过去的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在民间还有“来年成不成,就看腊八冰”的农谚,意思是说,腊八这天早上能够采到冰,说明冷空气正常到来了,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倒春寒的天气。相反,如果到了腊八冰层还不是很厚,还很暖和,说明是个暖冬,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几率就会增大,对作物生长不利。因此,有了“来年成不成,就看腊八冰”的说法。

5、做腊八豆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风俗都会有差异,在安徽省黟县人们会在腊月初八或春节前夕晒制豆腐,制作“腊八豆腐”,是该地民间的传统小吃之一。

6、吃腊八面

腊八节不是所有地方都喝腊八粥的,像北方有一些地区,腊八节这天会吃“腊八面”。是专门挑选一些果、蔬做成臊子,拌着手擀面条吃。

7、粘火勺

在北方民间有“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的说法。因此,人们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主要是以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并以煮熟的小豆芝做馅料,软糯香甜,非常美味。

8、煮“五豆”

煮 “五豆”就是用米和五种豆一同煮,其实也是一种腊八粥,可以在腊月初五和腊八当天煮。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说是吃了“雀儿头”,麻雀就会头痛,就不会再来祸害庄稼。

9、麦仁饭

吃麦仁饭是西宁腊八节的习俗,会在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以及一些佐料同煮,经一夜文火煮熬。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

腊八节是我国最具有传统色彩的节日之一,传统习俗是祭祀,传承下来更多的是食俗,尽管各地食俗不同,比如有吃腊八面的,有吃腊八豆的,还有吃冰的,也有吃腊八饭的,不过,腊八粥和腊八蒜却最具传统的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成,常言道:腊八一碗粥,明年好兆头。而腊八蒜讲究的是腊八腌制,除夕启封,和饺子是绝配,有算财的美好寓意,所以,明日腊八,无论有钱没钱,传统2样别忘记,寓意吉祥好运又一年。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幼儿园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

一、腊八节的由来

由来一,驱逐恶鬼。传说上古时代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由来二,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相传,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在这一天成佛的。佛祖原先在深山修行,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正准备放弃,正巧碰到一个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盘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终于悟道成佛。

由来三,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终成为了民俗。

二、腊八节的习俗:

古有谚语:“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腊八节被视为春节习俗的开始,而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关于腊八节的习俗也不少。

习俗一,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很多,除了白米,人们会将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桂圆、葡萄、红豆、花生等不下20中原料提前泡发,在第二条慢慢熬制成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古人由于生活条件所限,食物较为匮乏,能喝上腊八粥,在当时是一件很开心很期待的事情。

习俗二,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大家在腊月初八这天泡制蒜,而腊八蒜的做法简单,把剥了皮的大蒜瓣儿放到密封罐子里,泡上醋即可。

同时,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古代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习俗三,腊八面。陕西关中地区流行吃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类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即制作完成腊八面。

习俗四,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习俗五,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作为我国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应当被人们铭记,人们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腊八节活动。作为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辈的中国人,应当铭记腊八节,铭记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与智慧,保护好这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符号。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

腊八节的来历,传说

腊八的由来是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家境贫寒,他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在腊八的那天晚上,他发现了一只大老鼠,他本想把这只老鼠逮住吃掉,可是老鼠跑进了洞里,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老鼠洞撬开,然后在老鼠洞中发现了米,豆子,花生,葡萄干等许多坚果类的食物。他把这些食物熬了一锅粥。

后来他获得了成功,但是每年还要让他的孩子们喝这个八宝粥,以示教育。

腊八节的传说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