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比较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的异同.采用不同的电泳方法分

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如果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琼脂凝胶电泳怎么制胶

1. 制备1%琼脂糖凝胶(大胶用70ml,小胶用50ml):称取0.7 g(0.5 g)琼脂糖置于锥形瓶中,加入70 ml(50ml)1×TAE,瓶口倒扣小烧杯.微波炉加热煮沸3次至琼脂糖全部融化,摇匀,即成1.0%琼脂糖凝胶液.

2. 胶板制备:取电泳槽内的有机玻璃内槽(制胶槽)洗干净,晾干,放入制胶玻璃板.取透明胶带将玻璃板与内槽两端边缘封好,形成模子.将内槽置于水平位置,并在固定位置放好梳子.将冷却到65℃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液混匀小心地倒入内槽玻璃板上,使胶液缓慢展开,直到整个玻璃板表面形成均匀胶层.室温下静置直至凝胶完全凝固,垂直轻拔梳子,取下胶带,将凝胶及内槽放入电泳槽中.添加1×TAE电泳缓冲液至没过胶板为止.

琼脂糖凝胶电泳有气泡的原因

1.凝胶浓度高了容易起泡,尤其是劣质琼脂糖(浓度1-2%就可以)

2.如果要用高浓度的话,可以试试趁胶还热的时候,用小药勺之类的东西把起泡赶到边缘后挑起

3.刚加热完是有小气泡的,稍微静置一下,等气泡都消了,再倒进电泳槽

4.如果静置到有点凝固了还是有气泡的话,说明你加热的时间不够,没有完全融化

sds凝胶电泳和琼脂电泳的区别

SDS电泳实际上是SDS-PAGE,SDS只是蛋白变性剂,而凝胶是聚丙烯酰胺。SDS-PAGE和琼脂糖凝胶电泳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凝胶材料。

SDS-PAGE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它是靠化学反应形成的凝胶。而琼脂糖凝胶则是物理反应(加热融化,冷却凝固)。通常情况下,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分离蛋白质,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核酸。当然,这并不绝对,如果要用来分辨碱基数相近的核酸片段时,我们也会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来进行电泳,如DNA测序反应中的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

至于为啥琼脂糖凝胶不用两种浓度不同的胶,实际上是和SDS-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点样孔方向有关。SDS-PAGE是竖胶,电泳点样孔与电泳方向平行,点样的时候肯定会造成样品分布不均。

所以需要一个高浓度的胶来预电泳保证在分离胶的时候所有蛋白处于同一水平。而琼脂糖凝胶电泳时,胶是横着的,点样孔方向与胶的方向垂直,所以加样的时候不会导致样品电泳时不在同一水平。故不需要两种不用浓度的凝胶。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分子量越大带电荷越多,DNA究竟跑的慢还是快

分子量越大跑的越慢,DNA电泳就是看分子量的,不计算电荷